「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,披襟岸幘,喜茫茫空闊無邊。看東驤神駿,西翥靈儀,北走蜿蜒,南翔縞素,高人韻士,何妨選勝登臨。
趁蟹嶼螺洲,梳裹就風鬟霧鬢;更蘋天葦地,點綴些翠羽丹霞。莫辜負,四圍香稻,萬頃晴沙,九夏芙蓉,三春楊柳。
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,把酒凌虛,歎滾滾英雄誰在?想漢習樓船,唐標鐵柱,宋揮玉斧,元跨革囊,偉烈豐功,費盡移山心力。
盡珠簾畫棟,卷不及暮雨朝雲;便斷碣殘碑,都付與蒼煙落照。只贏得,幾杵疏鐘,半江漁火,兩行秋雁,一枕清霜。」
這副長聯多達一百八十字,上聯寫盡滇池風物,下聯囊括雲南歷史,
也是作者吳蔚寫此書的緣起。
說到「孔雀膽」這個名詞,
有看過武俠小說或玩過RPG遊戲的人應該都不陌生,
大抵就是跟「鶴頂紅」之類並列~見血封喉的最高級毒藥,
而孔雀膽是大理王室秘藥,
其利害之處就在於剛死時是查不出中毒的,要等到三日後屍體轉為綠色才會發覺,
雖然古代交通不似現在這麼發達,不過有馬匹的話三天時間也夠兇手逃出一定距離了,
也許這才是真正令人恐懼的地方。
故事背景當然就是在現今的雲南,
前半段是在大理,後半多在中慶城(即今日的昆明市),
提到大理大家又難免想到段正淳、段譽等金庸筆下的人物了,
沒錯~本書主角「段功」即是他們的後裔,
只不過這個故事的背景是在元末群雄(紅巾軍)並起之時,
而忽必烈早已在元初時就滅了大理國,建立「雲南行中書省」,
段氏一族則封為「大理世襲總管」,另封庶六子忽哥赤為 雲南王,後又進封為「梁王」,
因而雲南有了三股勢力在控制著,這也是書中的重要背景,
大理與梁王間的愛恨情愁更是餵養著書中每個人的靈魂。
大理上自王室貴族,下自至平民百姓均篤信佛教,與其絕世武功都是世人所知的,
於是本書一開頭的場景便是王族也常出入的「無為寺」,
(即便沒有王的身分了,大理人民還是以王室用的尊稱稱之)
一開場便發生重重疑雲,寶姬逃婚、使者遇刺、秘藥孔雀膽遭竊,
接二連三的事件,將各路人馬都帶了出來,
甚至連三國演義的作者─羅貫中都來參一腳。
在粱王使者、明玉珍使者(紅巾軍)以及大理總管等人鬥智鬥力之餘,
突然又有梁王孛羅之女~阿蓋公主自願下嫁段功,加上戰局丕變,
基於唇亡齒寒的道理,逼的段功不得不與梁王結盟,出兵攻打紅巾,
然而~這次出兵才是另一番權力鬥爭的開端。
敘述筆法大抵是站在大理這方的立場,
對於大理王室、世家部落勢力,以及軍隊編制、近衛軍(羽儀)等都融入故事來做介紹,
甚至羽儀、羽儀長也在故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
特別是段功被命兼任「雲南行省平章政事」,到中慶就職後,
幾乎是全靠這批心腹來對抗梁王等人的諸多詭計,
而梁王一方除了公主、幾位親信以外雖未多著墨,卻也個個是牽動劇情走向的角色了,
甚至還牽涉到一些平民百姓,都因為這兩方的新仇舊恨而受到波及。
即使作者主張這是一部歷史小說,但其內容所描述的就是一個"江湖",
武俠小說所需的要素倒一個不缺,
以歷史事件中的權力鬥爭,包裹著亂世中的兒女情長,
有人為權,有人為情,有人為仇,有人為愛,
惟其共同之處~就是奮不顧身的要去達成目的,
看看書末的年表~整個故事也不過世在三、四年的事,
不論是國破家亡或是改朝換代,都再再流露出「江湖兒女身不由己」的悲涼感,
擁有再多的名利到了死亡面前,都只剩一種孤寂感,
只是有一點比較奇怪,書裡的高僧都不高僧了! (←有點雷,就不說清楚了)
書中有些伏筆埋得很長,又不時有"命案"發生,
所以把它當成一部推理小說來讀應該也是不錯的,
環環相扣的劇情真的會讓人陷在故事裡頭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