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參觀三峽大壩
這次是直接從碼頭上岸,換乘大巴到遊客中心安檢後,進入大壩旅遊區
三斗坪這裡是一個鎮,當初修建大壩的人都住在這裡而形成,
現在也還有很多人居住,你看~還有網咖!
西陵長江大橋~~因為跨越長江的橋太多了,前面都冠以"地名"來區分,
傍晚時我們會穿越橋底下,開往五級船閘,慢慢爬升過大壩。
遊客中心有嚴格的安檢,背包要過X光,人也要過安檢門,差不多是比照機場跟動車車站了
這裡採軍事化管制,所以有很多崗哨,也有警車巡邏,居然是高爾夫球車~So cute!
車過船閘上方~可以看到這完全是從山中開闢出來的人工建築,
裡面已經有船在等候,一般會有4~6艘船一起過閘,
右圖剛好是前一個閘門關閉到一半時。
搭電梯上"壇子嶺"鳥瞰台,
這裡主要是來看三塊石頭、遠眺三峽大壩全景
這裡坐得像是一個小公園,中兼有個約三層樓高的鳥瞰台,
飾以"大禹治水"的故事浮雕,外加噴水池一座,
三石之二~江底奇石"四面體",據說是天然形成,從江底打撈上來的
那個向畫面外延伸出去,上方有很多橘紅色(天車)的灰色建物,就是大壩本體
三石之三~萬年江底石,當時是用來鑽孔測試硬度的,是花崗岩來著,
後方的白色建築是"第二模型室"~來去參觀一下
在此順便說明一下三峽大壩為何選址於此:
1.此地為花崗岩地質,抗震能力較強:
據研究大壩蓄水後可能有誘發6級地震的潛在風險,
所以之後建成的人工建築都需符合抗震7級以上的標準。
2.江面中間有一小島,寶子島(如右圖明信片):
有此島存在可減少壩體的跨距,而今也是被淹沒了。
3.江面寬達2~3公里,易於施工:
築壩過程中有很多大型機具需進駐,有寬淺的河面、河灘才有足夠的空間。
三峽大壩旅遊區全景
左側為壩體↑,右側為船閘,前方西陵長江大橋
模型室斜對面有個"中國郵政"的駐點,
在此把事先在重慶磁器口買好的明信片拿出裡寫、貼郵票後寄出,
也可在此購買"航空版名信片",一張是RMB4.5元,
其實還滿划算的~只是稍早已在郵輪上購買要寄給朋友的明信片,
不想再重複買~還沒想好要寫啥也是一個原因XD
因為我貼的是相當於平信(1.5元)的郵資,所以這次大概快一個月才收到,
站著寫字好醜XD
大壩不只是為了調節水位及便利航行,
還肩負發電任務,與葛洲壩一起供應大半個華北至華南地區的用電,
右圖是發電機組,跟外國購買一個要RMB七億,技術移轉後自製仍需耗資四億,
終於要回船休息了,每艘船都會配有2~3個專屬攝影師,
會在上、下船、景點比較顯眼的角落、代表性的景觀前捕捉遊客的身影,
這可能也是登船卡的另一個作用,
可以在船上的"攝影中心"瀏覽購買,售價是1張25元,後來會有"買五送一"的優惠價。
享受午茶時間~可點一杯咖啡或茶,搭配小點心一份(通常是蛋糕或什麼塔之類)
充完電在六樓甲板的躺椅放空一下~~養精蓄銳等的看船過閘。
穿過"西陵長江大橋"了,稍早才乘車從上面過,
這種感覺很奇妙!
來到正面~第一個聯想的是航海王的海軍本部,不過這裡沒有大將,
看來還要等好一會兒,就隨廣播先去用晚餐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二、船過五級船閘
今天晚上是"船長晚宴",船長會致詞~就是歡迎搭乘之類的話,
由於有外國旅客,再由旁邊這位船導翻譯成英語。
因為在六樓用餐視野滿好的,吃得差不多後已夜暮低垂,
也看到船似乎快進閘門的態勢,就匆匆從後甲板繞出去,
後方的大橋也已點亮燈火。
準備關門"放水"~第四閘的水會流過來,等兩邊水位齊平時,
北五閘門會開啟,船就可以前進到第四閘,
壩頂和船閘入口落差為113米,所以每一級大約上升22~24米不等,
話說這可是世界上最大的閘門,每一片都相當於一個籃球場的大小,建造時是鑿開了18座大山才得以完工,應該算是現代的"愚公移山"吧!
導遊說之後還會建一個"電梯式船閘",只需20~30分即可上升至壩頂,
但只能容納3千噸以下的船。
牆壁上有標高,看起來水位式升到超過85m多一點,
連續三張圖請~~注意95m的相對位置
差不多停止了,六樓的欄杆已高於"95m"標高處,整個過程應該不到15分鐘,
其實放水這部分還滿快的,不過開、關閘門都需要一些等待的時間,
所以五級船閘都過完~大約費時4~5小時。
終於開門了^^~前進吧!
應老媽要求~到後甲板再看一次關門,
雖然有錄影但好像傳不上來~打完收工。
附帶一提~當晚在船上的"奧斯卡演藝廳"有放映"變形金剛4",
算是晚上的免費娛樂,之後的兩晚則有船員表演的晚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