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了2部關於台北的電影,2部關於納粹的,還有《孔子》。
先說《孔子》吧!
目前好像還沒有朋友說覺得這片好看的,節奏真有點沉悶,
也沒有把孔子「以德服人」或是「仁」的思想表現出來,
前半段孔子都快變成軍事家了,(不專心看還以為在諸葛亮還是孫子的故事)
感覺真像是把中國文化基本教材裡的一些短篇搬上大銀幕,
多半猜得出是要呈現哪一句經典,但是有被專家指出一些錯誤
炒的很熱的「子見南子」,似乎只更強調了孔子的懷才不遇,
正如南子所言:
「 世人可能很容易體會夫子的痛苦,
未必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所領悟的境界。 」
最矯情的應該是"顏回淹死"那段,都快凍死了還潛水去撈竹簡,
其實他會游泳似乎就有些不常理,況且顏回不是餓死還病死的嗎?
看完這片會有點覺得孔子真是個任性的人呀!
帶著那麼多弟子周遊列國,不是造成了很多 單親家庭嗎-_-"
另外推一下魯君~人有時候裝點傻、裝點呆,
日子會好過許多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《艋舺》V.S《一頁台北》
兩部都是以台北為背景的電影,格局也都不大。
《艋舺》賣點是"兄弟情"(和帥哥XD),時間設定感覺也早些,
劇中所謂的黑道~感覺成天無所事事,
(或許經營廟宇就是Geta大的生財之道吧!)
除了鞏固地盤或是擴大地盤以外,好像沒什麼特別的目標,
在情義以外似乎沒有什麼灌串全劇的主線,
只是讓觀眾藉著蚊子的眼睛看到了另一種生活方式,
另類的"市井小民",混黑道也不過是為了追求一份"歸屬感",
最後蚊子的慘死,則像是要應驗「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」的俗語。
如果你喜歡這類的片子~我想《新宿事件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,
但血腥場面比《艋舺》多一些,要有心理準備。
****************
《一頁台北》是個在一夜之間的冒險故事,也帶點黑色幽默的意味,
不過這片讓我有點失望,感覺不太能呈現台北這城市的獨特性,
只有接近片末,女主角Susie回到小套房,透過光影交錯的畫面,
有呈現出一些單身年輕人獨自在台北生活的孤寂、疏離感,
不然,若把101換成85大樓,師大夜市換成六合夜市,
你要說這故事發生在高雄也可以。
再者,以"貓捉老鼠"的手法來包裝一個純愛故事,
又顯的懸疑性不夠,搞笑的成分居多,
一些支線也顯得多餘而不夠深刻,如:警察女友部份,
全片最有共鳴的反而是在永福橋下的橋段,
Susie說着:「一定有,一定有」找到一台忘了拔鑰匙的機車,
讓人會心 一笑,心理OS「:真的耶!我也幹過這種蠢事」;
另外就是很搶戲的"高高",
私以為高高與綁匪的互動才是全片精華呀!
不論是若無其事的帶綁匪去男主角家買水餃,
或是打麻將大贏,都太逗趣了^^
高高+阿洪(柯宇綸 飾)幾乎完全搶走男主角的丰采。
(話說~男主角小凱側面還挺像孫協志的,我一直想笑XD)
如果你只想在午後看個輕鬆的小品,
《一頁台北》還算是個不錯的選擇,
但如果是想認識台北或是一解對台北的鄉愁,
那還是別抱待大的期望吧!
-------------------
接下來是題外話,
前兩週跟我弟不約而同的提到,
家裡附近似乎沒有什麼好吃的燒臘店,
有時我們也會很想去吃ㄧ下泰式料理,
現在吃台南的蔥油餅我也覺得不對胃口,
才發現~原來對異鄉也會有所謂的鄉愁,
而且主要還是來自食物的連結,被眷村美食跟異國料理收服了,
好想念國北對面的水煎包呀! (我不喜歡夜市那種小顆的)
上次回去是週日沒出來賣,真可惜!